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24〕47号)要求,加强期货公司互联网营销活动监管,指导期货公司合规有序展业,保护期货交易者合法权益,证监会针对期货公司互联网营销活动出现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制定了《期货公司互联网营销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自2025年10月9日起实施。 阅读量:10314
《规定》于6月20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方对修改思路和修改内容总体认同。中国证监会对反馈意见逐条进行了认真研究,充分吸收合理的意见,并相应修改完善《规定》。 阅读量:10124
10月16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金融机构座谈会,认真学习贯彻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推动金融机构加快落实近期金融增量政策。
2024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中日韩央行行长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主持会议,日本银行行长植田和男和韩国银行行长李昌镛出席会议。会上,各方就近期经济金融形势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第十四届中日韩央行行长会议将由日本银行于2025年主办。
近期人民银行还出台了降准、降息等一揽子金融政策,这些政策跟上述房地产金融政策一起,对提振信心、稳定预期将持续地产生积极作用。
今年年初以来,金融监管总局跟住建部门一起指导建立了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把合规房地产项目都纳入“白名单”,推动金融机构增强对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融资的支持力度。
近年来,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金融市场的动荡,使得跨境人民币的使用和需求日益增强。特别是在美联储降息节奏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元融资利率高企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积极寻求人民币融资,以降低财务成本和应对潜在的汇率波动风险。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企业融资策略的调整,也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了新的动力。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等七部门《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落地见效,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重点地区科技金融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导和推动北京、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科技要素密集地区做好科技金融服务。
会议强调,为引导信贷资金快速直达基层小微企业,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地方相应建立工作机制,从供需两端发力,统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的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14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6.02万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
近年来,人民币(CNY)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攀升,尤其是在全球支付市场中,人民币已经成为第四大活跃货币。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也显示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
会议总结了2023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评审工作,评定257个获奖项目,其中一等奖18项,二等奖93项,三等奖136项,专项奖10项,涵盖数字化转型、科技赋能、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安全风险防控等多方面内容。
农村中小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支农支小的主力军,也是联系广大农民的主要金融纽带。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9.48万亿元,同比增长6.8%。狭义货币(M1)余额62.82万亿元,同比下降7.4%。流通中货币(M0)余额1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8386亿元。